找到相关内容23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密宗法义精要序(1)

    善因决难成就。米拉日巴尊者云:“人身诚难得,得之造业则甚易而力大,业力所牵,此身中断,殊大可惜!”当知以之修学无上道,其力量亦不小,上取下取,即在一转念间。因得人身,如得度苦海之船,然今生一失,下世得...邪见,感末法道衰,佛塔舍利,常见毁损等。(此是依报环境方面之报。)   (三)士用果,如杀牛马下世无受用。(四)增上果,造业于境增上,如杀父母,其果亦增上也。   3.白业及白业果   一、白业。所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5049286.html
  • 临终关怀与助念往生

    马,会受到十殿阎罗的审判,会下油锅,上刀山、下火海,过血河,被磨子磨,锯子锯,苦不堪言;有的会成为孤魂野鬼,流落荒山旷野,苦无依傍。总之将死亡说成是十分可怕万分恐怖的。虽然还可能投生作人,也不知下世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0549322.html
  • 朝鲜半岛弥勒信仰初探

    初与王妃草创也)赞曰:诏宽蛡狨千丘惠   泽洽豚鱼四海仁 莫道圣君轻下世   上方兜率正芳春  造像兴福,是修六事法,上生兜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三国遗事》卷三《兴法》里我们可以得知。在《生义寺石弥勒...

    明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3849395.html
  • 义净法师传记(2)

    动摇。这是义净冒死求法的目的。眼见得来印度的唐地僧人一个个下世,大愿未了,更增强了义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义净完成了学业,抄好了经律,在打算回国的时候,依旧没有忘记那些客死异乡的求法僧们。这些人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2150474.html
  • 红尘觉悟(4)

    轮回中可开大比人界更高级的天界,或是在下世为人时,有一个好的命运而为恶者,则将沦为饿鬼、畜牲,或坠入地狱,遭受无尽的痛苦。这就是佛经故事中,只有代表人所作善恶的大太太誓将跟随富翁到永远的寓意,而其目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4750541.html
  • 敦煌莫高窟佛教壁画雕塑之兴起、发展与演变

    为“亮”。所以经中的“东方有一天子,名日月光”即说“东方有一天子,名曌”,是佛国菩萨下世现女身。这便是昔日的菩萨由男相到武则天时起变为女相造型的重要缘由之一。这也是此期人佛一体、人佛共窟的结果。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1850913.html
  • 中国佛教伦理及现代意义

    其他虽非十恶全犯,但只要有不善,则视情况或堕为畜生,或堕为饿鬼。一个人生前持戒或犯戒,行善或为恶,决定了下世生命形态的上升或下堕。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必受乐,恶必受苦,是支配人生命运的法则。显然,...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1651021.html
  • 智藏与寂护的二谛思想以及对唯识思想的收摄之比较

    经历了清辨对唯识宗遮遣遍计所执性“相无自性性”的批判──“否定之否定”──之第一阶段,智藏允许包含了主体、客体的遍计所执性在现量共知的情况下世俗有之第二阶段以及寂护对世俗实在的积极陈述──世俗存在以心...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852379.html
  • 北平法源寺沿革考(3)

    竟日。今两君皆下世矣。翁同 题。吕梁山下路漫漫。戏马台前白月寒。佛印旧称苏子客。节溪偶袭玉琳官。搬砖弄瓦谈何易。秉拂开云事大难。我不识师师识我。任他翻转倒来看 城南古刹今无几。每遇花时到一回。...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5752862.html
  • 三自性中的染净因果观

    天地为谁,难以深悟因果,难以生究竟信解而有真大丈夫作为。依出离心、菩提心,则能渐通因果,抉择染净,以大车乘取代步履,自他利益一生解脱,下世乘愿圆满成就。故此说出离心菩提心是学佛教证之必需前提,并且也是...

    圆礼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14355979.html